传承的力量

【字体:   

韩玉皓
  家风是一个家族的根,父辈树立了良好的家风,孝顺父母就要把这种家风发扬光大,忠诚于事业和岗位,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、为社会作贡献,为自己赢得荣誉,为父母带来荣耀,这是我们的本分,也是一种责任。
  我家从父辈开始到我儿子这代人,祖孙三代共出了8名铁路职工,分别在机务、工务、新闻宣传、公安等岗位工作过(着),既是中国铁路建设的参与者、贡献者,也是近几十年铁路飞速发展的见证者、记录者和传播者。
  20世纪50年代初期,父亲从鲁西南老家来到大兴安岭,通过招工成为一名火车司机,在我们家“拉响”了第一声高亢的汽笛,以此奠定了铁路世家的基石,播下了世代争当铁路工人的火种。
  那个时候,大兴安岭条件异常艰苦,冬天气温常常在零下50多摄氏度。父亲开的是蒸汽机车,最早是司炉。机车爬坡越岭,父亲往火红的炉膛里不停地投煤,常常挥汗如雨。下了机车,西北风一吹,身上的衣服被冻成了盔甲。穿的是一身“油包”,吃的是大饼子就咸菜,可是他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。父亲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:“干铁路,就要像火车头那样不松套。”
  一段时间企业减员,“从哪里来到哪里去”。父亲二话没说,卷起行李卷回了老家。他说:“国家有困难哩,咱不分担谁分担。”后来,铁路运输紧张繁忙起来,父亲被召回原单位。他又毅然登上机车,开起了火车。
  再说说大哥。他干了一辈子养路工,具体说是巡道工。从1956年入路到30年后退休,身上那个巡道用的工具兜,就没下过肩。他就像一颗道钉一样牢牢钉在津浦线几十公里的铁道线上,从不曾松动。
  津浦线是百年铁路,重载任务重,列车对钢轨的损伤也大。那时,工区小,人手少,任务重,养护这段铁路,不仅要实干,而且要格外细心。他们十几个伙计一起干,几十年没有出过事故。大哥对自己这份工作情有独钟,当班的时候,背起兜子就走,下班也不回家,在工区帮着劈柴、下伙房、打扫卫生,到道口帮忙。尽管在工区就能看到家,但是到了夏修、冬季、闹洪水的时候,他几天几夜不回家。大嫂说,工区才是他的家,大哥总是嘿嘿一笑。
  退休后不到两年,大哥去世了。身上穿的还是那身工作服,佩戴着一枚涂过红漆的路徽,身边还有那个油渍斑驳的工具兜。大哥被安葬在了工区边上的一片小树林里。他活着的时候在这里守了一辈子,去世了也没有离开这条他心心念念的铁道线。
  大哥是我们这代人的旗帜和榜样,我们学着他的样子,在各自岗位上勤勉工作,贡献如一。经过刻苦钻研,二哥从一名电器修理工破格晋升为高级技师;三哥也从一名普通的装卸工走向管理岗位,带领员工风风火火闯市场,直到退休。
  “且夫孝始于事亲,中于事君,终于立身。扬名于后世,以显父母,此孝之大者。”家风是一个家族的根,父辈树立了良好的家风,孝顺父母就要把这种家风发扬光大,忠诚于事业和岗位,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、为社会作贡献,为自己赢得荣誉,为父母带来荣耀,这是我们的本分,也是一种责任。在我们兄弟和后辈的7人中,有共产党员3名,大家在不同的单位、不同的岗位、不同的战线上为铁路建设贡献力量。
  我与三个哥哥不同的是,在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,笔耕不辍几十年,坚持新闻和文学创作,先后写出了近千万字的新闻和文学作品,反映中国铁路在党的领导下发生的巨大变化,讴歌铁路工人火热的生活。正式出版了三本散文集,其中由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《中东铁路,穿越纬度的回望》在路内外引起热烈反响,为我们家赢得了第一个“铁路作家”的殊荣,全家人引以为豪。退休后,我继续发光发热,带领大家主持编著了《哈尔滨铁路百年史话》,参与建设红色基地、博物馆和纪念广场等,深度研究中东铁路和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发展史,到中小学校、社区讲好中国故事、铁路故事,传承红色基因,赓续红色血脉。
  如今已是高铁时代,我儿子和两个侄儿仍在铁路岗位工作着。他们和成千上万的铁路职工一样,为铁路勇当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“火车头”贡献青春年华。这正是传承的力量。
附件:
回到顶部